自我校与宣恩县建立"定点帮扶"和"百校联百县兴千村"双结对机制以来,学校充分发挥教育学科优势与人才智库效能,聚焦乡村治理人才培养创新,通过驻村工作队实施"村干部素质提升"系统工程,构建"理论研学+实践赋能"双轨培养模式,为乡村振兴注入智力动能。
2025年4月11日至13日,学校组织宣恩县椒园镇中坝社区村支两委共8人赴武汉开展学习交流活动。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、武汉大学、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参观交流,与高校师生互动,了解各高校乡村振兴相关学科、资源优势,与农业农村研究专家面对面进行探讨。“通过现场的学习和感受,感觉像给身上充了电一样。对村里的工作重新进行了认识,对乡村的全面发展振兴充满信心”,参加学习交流活动的干部表示。

村支两委赴汉学习交流活动

村支两委赴汉学习交流活动
乡村振兴,核心在于人才振兴。自校地结对帮扶启动以来,我校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,通过“理论+实践”系统化培养模式,为定点帮扶村干部提供专业化指导和能力提升支持,并定期组织“走出去、学本领”行动,先后赴深圳、广州、武汉等地开展考察、学习,助力村干部拓宽发展视野、提升实践能力。

村支两委赴广州、深圳学习交流活动
自2021年项目实施以来,村支两委干部在学历结构、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上实现全面升级:本科与专科学历覆盖率显著提升,队伍专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。系列学习交流活动不仅增强了村支两委的团队凝聚力,更通过经验转化与成果落地,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与组织保障。